2016年中国处方药行业现状及市场空间发展预测
发布时间:2016-07-07     来源:佚名
1.处方药行业现状
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医药分开,尤其是2014年《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要求,零售药店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的多种形式的改革;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指出,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鼓励处方外流的相关政策
2处方药市场空间发展预测
处方外流的理论增量空间短期超过2000亿,长期(2020年)将达到9000亿,2015年医院终端的市场规模为9517亿元,而同期药品零售终端的市场规模仅为3111亿元,医院用药占比高达75%。预计处方外流放开之后,门诊用药将会有很大比例通过零售终端销售,处方外流的理论增量空间短期超过2000亿,长期(2020年)将达到9000亿。
假设:处方外流率50%,门诊用药占比50%,长期(2020年)药占比30%。
短期,理论空间= 1.3万亿*75%*50%*50%=2438亿元。
长期,理论空间=8万亿*30%*75%*50%=9000亿。
历年医院终端VS 零售终端市场规模
3处方药外流途径PBM价值分析
根据美国经验,处方外流将通过PBM(Pharmaceutical Benefit Managers,药品福利管理)来实现,其价值在于重构药品流通价值链,其本质可概括为:主体是药品流通,利益载体是保险,工具是信息技术;最主要的变现途径是药品流通,通过节省的药品费用来盈利;其次是为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一般是收取保费的3-8%;最后是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
PBM业务环节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审核处方(与医保/保险公司签约,确保处方可以审核);二是和药房的实时连接,发展新型药品流通方式(邮购药物,并通过互联网完善服务与管理);三是和药厂议价(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节省中间流程);四是疾病和健康管理(从住院到门诊再到家庭,例如a)与上游药厂直接合作,针对糖尿病等慢性病规律性用药以及肿瘤药物开发管理方案,b)通过经济杠杆改变付费方式来介入健康管理)。
PBM在中国落地路径最有可能是医疗IT+医药商业+保险的组合,慢病管理是切入点,零售药店是处方外流和分级诊疗的承载方,有望发展为基层医疗服务中心,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涉及的相关方包括:医保/商业保险公司、医疗信息化公司、药品流通企业、制药企业、慢病管理公司,其中零售药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CVS通过收购Caremark,并创设1 minute clinic,打通PBM各个环节。
PBM 的价值在于重构药品流通价值链